课题申报 | 乌楠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分享人简介
乌楠,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是话语分析、语用身份建构和商务语篇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项。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Discourse Studies以及《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1. 请您简要介绍一项您成功申报的课题,包括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申请时间、课题概述、是否结项等。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话语分析视域下中国企业外宣身份建构与海外声誉提升路径研究”(21YJC740063),在研。
2. 该项课题选题的来由是什么?
据《2020年全球信任度调查中国报告》,国内外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呈两极分化趋势,中国企业品牌声誉度和信任度国内外明显失衡,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度和信任度的本土企业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足。因此,中国企业品牌如何有效进行对外宣传,建构合理外宣身份,在海外市场打造高声誉度和信任度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挑战。
企业身份研究从研究视角看,多从新闻传播学、管理学和营销学视角展开,依托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实证研究较少。国内商务话语研究起步较晚,对企业身份建构的话语研究更为鲜见。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新闻传播领域宣传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企业身份的话语建构策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本土企业外宣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更是鲜有涉足。因此,上述问题有进一步深化探讨的必要性,同时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 您如何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阅读和评价?
阅读相关领域专家的最新文献,通过学术会议密切、及时追踪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利用知网等学术资源网站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整理和阅读,通过系统阅读了解研究前沿,梳理研究脉络,探索新的研究问题。
4. 您该项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研究重点是将话语分析三维框架投射到企业话语研究上,搭建企业外宣话语身份建构的系统分析框架,为此类研究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同时,将企业话语三个维度相结合,将宏观企业身份建构与微观语言分析对接,揭示二者如何通过话语这一媒介实现互动互构。
5. 您该项课题的难点是什么?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解决的?
难点在于话语实践维度上话语策略与文本维度上语言手段的对接和系统网络分析,以及社会实践维度上企业身份和读者位置的提炼、归纳和总结。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的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针对这些难点给予了系统指导。在他的指导下,我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话语分析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上述问题,把具体的语言问题放在更大的跨学科范式下深入解读。
6. 您该项课题创新之处在哪里?您如何评价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构建一个适用于中国企业外宣身份建构的、多元立体的话语语用分析模式为目标,对本土企业外宣话语文本、话语策略及其社会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在描述企业外宣身份这一实然问题后深究应然问题,即对企业外宣身份建构有效性进行反思,在肯定其有效性、合理性的同时尝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能够更加正面积极地呈现和建构企业的多维良好形象,促进企业海外声誉提升,以期拓展企业身份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视野,丰富本土企业话语研究的内涵外延。
7. 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是怎样从相关研究领域选取具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一定创新性的研究课题。选定课题后,涉及如何提炼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并根据研究问题寻找或构建合适的研究框架,使研究课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形成闭环。对此,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让我能够及时追踪新近研究成果,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学术积累,保证课题从选题到研究的顺利开展。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原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敬源教授在我平时学习、工作和研究中提出的宝贵指导意见,还有外语系同事的帮助。这些都使我快速成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并一直保持着科研动力和热情。
相关阅读
课题申报 | 侯林梅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课题申报经验分享